找到相关内容38640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唯象是瞻:藏族传统绘画艺术思维方式的文化解读

    对佛法正确性的根本性否定。”而佛教因明学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提供佛理的逻辑论证。佛教起信的正道是闻、思、修。“闻”是学习经典理论;“思”是动脑筋,应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辨识;“修”是根据认识的道理,经过...

    纵瑞彬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191552.html
  • 通天尽人的源始经验 ——王船山对诗的形而上学阐明

    因明正理门论本》,第四册P 528)“有智”也叫做“正智”,指正常、没有发生错乱的感觉器官,大致相当于金岳霖所谓的“正觉”,[7]( PP125-139) 它主要指眼、耳、鼻、口、身等五根。“色等境”...

    刘梁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592085.html
  • 佛经翻译中的仿译对汉语词义的影响

    人为“明公”,主要指德行上的“明”。在佛经翻译中,“明”用来对译梵文中的“vidyā”,由于梵文中的“vidyā”主要是指“知识”、“学问”的意思,通过仿译,汉语中便有了“内明”、“因明”、“工巧明”、...

    王庆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393687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的僧教育思想与实践

    要义、因明、律学、佛教心理学、佛教艺术、佛教史及中外哲学、中国古文字、梵、藏、英、日语言文学等。与当时一般佛学院不一样,内院确实达到了并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相应普通中学、大学水准。   同样继承杨文会“...

    李阳泉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194094.html
  • 悲悯与守护:论佛学之于开明派的精神建构

    易解》,而“到北平来上学人了哲学系,还是喜欢找佛学书看”(《买书》),特地跑到佛经流通处去买了《因明人正理论疏》、《百法明门论疏》、《翻译名义集》等。在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的时候,他因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...

    姜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795212.html
  • 东方智慧的魅力

    价值的。又,为了深入分析名相的需要,这一派专门研究了分析的方法,极大地发展了佛教逻辑–––––“因明”。   “中观”派和“瑜伽行”派在争论中不断互相吸收,大乘佛教后期发展的趋势,就是融合汇通这两派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5295629.html
  • 般若摄颂浅释 第八课

    的场面也存在;然后传讲与听闻之法,不管是《般若经》,还是因明,这也存在。不仅如此,通过精进修持证得沙门四果,现前缘觉的果位,或获得世间导师怙主佛陀的菩提,这些出世间的道轨与境界,以及依聪明才智与敏锐的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译讲

    |般若|般若摄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10365496752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弟子规讲解 第六课

    因明学得不错,我的名字是三个字,他就把中间那个字加了个“中”,这也是一种尊称吧。可现在的世间人都直呼名字,对老师不在乎,对父母也没大没小,这样非常不好。对老师就应尊敬地称呼&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弟子规|孝道|弟子规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20584796757.html
  •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㈠[校对版]

    研究教理,却不知道一切经典就是学佛的途径;他们对于因明,误认是一种辩论术,那里知道其中还有证解脱和成佛的道果;对于密法,只知乱受灌顶,藐视基本法,偏修其中某一部分的教授(如偏修大手印、大圆满等,而且认为...

    修慧法师编述

    |宗喀巴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7/11314773.html
  •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㈣[校对版]

    五、以律为主 大弘佛法 (一)正受比丘戒 大师认为,佛法心藏中之七种别解脱戒,其最宝贵、最殊胜的一种,就是比丘戒。因为清净的比丘戒,是显密二种大乘戒律的基础;同时,正...

    修慧法师编述

    |宗喀巴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7/235641154.html